判断题
秦观《踏莎行》起首三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一“迷”一“失”,“无寻处”,词人出自极度悲苦的心境,将眼前的实景与内心的幻象两相融涵,构成一片凄迷黯淡的意象和氛围,传达出内心浓厚的失落感、破灭感。
正确
判断题 欧阳修的《玉楼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情景融合为一,从想象着笔更推进一层,由近及远,由实入虚,将闺妇离愁越过空间遥隔的平芜春山,直延伸向春山外的无限,“似乎可画,却又画不到”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画不到处,不只是春山外的行人,更是那悠然神远的意境。
判断题 明·江之淮《古今女史》云:“自古夫妇擅朋友之胜,从来未有如李易安与赵德甫者,佳人才子,千古绝唱。”
判断题 面对接踵而至的人生困顿,苏轼唱了一生“归”的主题。但是他始终无法像陶潜那样躬耕田园,也不能像王维那样半官半隐,只能将进与退、仕与隐的内心矛盾统一为一体,去平衡、去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