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一元杂剧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首个高峰,当时城市里出现了大量的固定演出场所,受到人们的欢迎。但从戏剧发展的角度来讲,元杂剧的舞台生命依托于昆剧得以延续。依托魏良辅等改革的新声昆山腔,昆剧以折子戏的形式成功的吸纳和保存了一部分元代戏剧,即昆唱元杂剧。——摘编自李良子《论元杂剧在昆剧中的保存》材料二“规范是规律的主观认识,是艺术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那些依平仄格律规范创作的诗词,都有着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特点从而流传千年。书法如果没有九宫格的规范要求,也不会发展得那么精妙。所以当某项艺术出现了相应的规范时,便具有了进步的意义。……昆曲在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是最早被宫廷和文人接受而进入雅文化之列的戏曲,它必然积存了大量的程式化的规范。但是规范一旦形成稳态结构,便具有了某种惰性力和保守力,就会导致盲目崇信规范的结果。—— 摘编自钱茸《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沉:戏曲音乐的程式化》
围绕材料二中对“规范”的认识,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以相应规范的出现使昆曲成为了“近代百戏之祖”,论证“当某项艺术出现了相应的规范时,便具有了进步的意义”。②以清中叶“花、雅之争”,论证“规范一旦形成稳态结构,便具有了某种惰性力和保守力,就会导致盲目崇信规范的结果”以至昆曲日趋衰落。
选择①:演员分工“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伟大创造:“合一离一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主角技艺风格突出......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问答题 根据材料一所论,结合所学,指出元杂剧的演出场所之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并概述在昆剧发展史上几个重要人物的主要贡献。
问答题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这些措施”“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的依据。
问答题 阅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中期确立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并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