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有一种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只有12条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有具有了24条染色体。蝗虫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双亲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样。子代体细胞中的24条染色体,按形态来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萨顿立即想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他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萨顿由此假说()。萨顿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12,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子代(或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
单项选择题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队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另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单项选择题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单项选择题 将甜玉米(甲)和非甜玉米(乙)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而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这一现象可解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