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跨度为105m+180m+10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施工单位在整个箱梁浇筑过程中主要施工过程如下:
1.在桥墩上按0号块设计标高安装托架并与桥墩可靠连接,托架承载力按0号块理论重量的130%设计,托架安装后开始绑扎钢筋、埋设预应力管道,检验合格后浇筑0号块混凝土;
2.在0号块上拼装挂篮.挂篮在工厂加工后直接运到工地拼装并试压,以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
3.按设计标高加预拱度值架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各个节段的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
4.拆除模板,移动挂篮,开始下一节段的施工;
5.在箱梁顶、底板各布置测点,为使测量数据尽可能准确,将观测高程的相对坐标系建立在每个拟浇筑节段的前一个节段距端部50cm处;
6.所有高程测量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混凝土浇筑前后、预应力束张拉前后的高程,分别安排在早晨和中午各测量一次,以消除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7.边跨合拢段采用支架现浇,整个浇筑按设计要求进行,一直到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完成;
8.中跨合拢段在安装劲性骨架后浇筑混凝土,为观测整个浇筑过程中的变形,浇筑在中午进行.
问题:
1.施工单位在托架和挂篮操作中有何错误和遗漏之处?
2.施工单位建立的测点相对坐标系和测量是否正确?为什么?
3.中跨合拢施工中存在哪些错误?
4.为什么在合拢段中需设置劲性骨架?
5.指出该桥的施工主要检验内容?
6.在该桥施工中要进行哪些原材料检验?

【参考答案】

1.托架没有进行预压和设置预拱度,以消除托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挂篮没有进行试拼.遗漏之处为应还要测量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m(0.75m+7.00m+0.75m),路面结构组成为:30cm填隙碎石底基层、25cm无机结合料基层、22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先进行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主要施工顺序如下:备料——运输粗碎石——摊铺——摊铺填隙料和碾压 问题: 1、填隙碎石底基层在备料这个施工程序前还应该有哪些准备工作? 2、填隙碎石底基层是路面粒料基层施工方法的一种,请列出其他两种路面粒料基层施工方法的名字. 3、填隙料的摊铺和碾压可采用的施工方法有那几类?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4、路面底基层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一般有哪些?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一路段为高填方土方路堤,该路段路线从大片麦地中间穿过,并经过三处墓穴.经野外取土试验测得原地土强度符合要求,施工方外运砂性土回填了三处墓穴,清除20cm厚的原地土,平整后进行压实,最小压实度要求按路床压实度减两个百分点加以控制.随后填筑路基,填高1m,路槽38cm.将清除出的原地土用于边坡表层作为种植土使用.路基局部存在有弹簧,为赶进度,未作处理.试验人员测得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平均相对含水量后判定路基为中湿路基. 问题: 1、请逐条分析施工单位对原地基处理的几条措施的合理性. 2、下列完全不能用于路堤填料的土有()? A.含草皮土B.含有腐朽物质的土C.强膨胀土D.碳渣E.煤渣. 3、路基有那几种干湿类型?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 4、路基弹簧的出现原因主要是什么?如何预防路基弹簧?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大都市向东南发展,拟建一条路幅宽达92m、长7.6km的世纪大道.总承包商在全面分析该工程的有关资料后得到工程特点: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紧、总报价较低,且工程位于丘陵地带,地形较复杂,当地有不少居民.为了保质保量的按合同要求完成任务,解决好以上矛盾,承包商认为最重要的是搞好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并能切实有效的执行.承包商主要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编制:(1)总说明;(2)分析设计资料,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3)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 (4)施工平面布置图;(5)各种资源需要量及其供应. 在施工过程中,某分部工程的各项工序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如下表所示. 工序代号ABCDEFG 紧前工作—AAACCB,D,E 持续时间2428433 问题: 1、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2、施工平面布置图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3、工程总进度计划审查的要点有哪些? 4、资源需要量及其供应一般需要对哪些资源进行计划? 5、对背景中分部工程试绘制双代号网络计划,并计算工期,找出关键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