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不同的思想认识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时代要求,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反对用德礼刑政把“千变万化活泼之理,而执之以为一定不可易之物”,要求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他反对礼教的虚伪,还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今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有两种:一则徒为本国思想学术界所窘,而于他国者未尝一涉其樊也;一则徒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而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也。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他界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非竭数十年之力,于彼乎,于此乎,一一撷其实、咀其华,融会而贯通焉,则虽欲歌舞之,乌从而歌舞之?……不知己之所长,则无以增长光大之;不知己之所短,则无以采择补正之。 ——191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请回答:
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所提出的20世纪初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促使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历史背景。
评述:梁启超反对一味学习西方和一味鄙视外邦知识的做法,提出根据中国国情和文化特征,吸收西方进步思想,达到两种文化的结合与......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问答题 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及文化背景。
单项选择题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单项选择题 某论文列出了一下主要参考书目:李威熊《中国经学发展史论》、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想史》、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该论文研究的对象最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