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2)(1903年)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3)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陈功《家庭革命》)
依据材料(3),说明“老龄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
依据“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可判断造成“老龄问题”的原因为工业化和城市......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问答题 依据材料(2)中梁启超的话,说一说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问答题 中国古代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问答题 谈谈你对“诚信”的认识与理解;并阐述“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