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大楼工程,地下为三层连体车库,地上二十四层。裙房六层,檐高27m,报告厅混凝土结构局部层髙8m,演艺厅钢结构层高8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12m。地下水位在底板以上2m。由于现场场地开阔,地勘报告和设计文件推荐基坑土方施工采用放坡大开挖。主楼脚手架采用分段悬挑式,裙房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核心筒剪力墙采用大钢模施工,装修采用吊篮施工,现场自制卸料平台。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编制了〈雜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程序为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实施安全措施计划。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意见。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按全措施计划>〉。内容有工程概况;管理目标;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规章制度。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意见。
事件三:工程开工前,项目部采用专家调査法、头脑风暴法进行了危险源辨识。规定了施工现场采用危险源提问表时的设问范围,其中有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坠落(包括从地平处坠人深坑);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顶以上空间不足;用手举起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险源;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造、修理和拆除等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车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和爆炸;临近高压线路和起重设备伸出界外;吸人的物质等10项内容。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意见。
【问题】
1.本工程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有哪些?
2.本工程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有哪些?
3.事件一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程序还应有哪些?
4.事件二中,安全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还应有哪些?
5.事件三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辨识方法还应有哪些?
6.事件三中,施工现场采用危险源提问表时的设问范围还应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丁程有:
降水工程;土方开挖程;大模板工程;钢结构安装满堂支撑体系;起重......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问答题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主楼建筑面积29600m2的,地上16层,地下1层,基础埋深4m,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附楼建筑面积5000m2混合结构,地上3层。地下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附卷材防水,屋面采用卷材防水,室内采用涂料防水。土方开挖采用放坡形式。预制桩地基,筏板基础。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方开挖过程中,边坡局部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了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监理单位认为原因是基坑开挖坡度不够,要求清除塌方后作临时性支护措施。 事件二:预制桩施工中桩身断裂。桩在沉人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粧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人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粧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桩人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采取的措施是在稳桩过程中及时纠正垂直,接桩时要保证上下桩在同一纵轴线上,接头处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事件三主楼地上一层楼板钢筋验收时,发现柱、板主筋错位,个别保护层不够的现象。 项目部分析原因是钢筋未按照设计或翻样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防治措施是现场钢筋加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现场翻样的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事件四:一层电梯侧墙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现象。 项目部分析原因是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桨,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木模板在混凝土人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防治措施是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脱模剂。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事件五:二层顶板发现混凝土收缩裂缝。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骨料含泥量大等;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防治措施是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问题】 1.事件一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2.事件二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3.事件三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4.事件四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5.事件五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问答题 某髙校新建一栋20层留学生公寓,主体是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38400m2,建筑高度为62.6m,筏板基础,筏板厚度1.4m。 施工单位依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选择了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土方施工机械,编制了土方施工方案后组织施工。 本工程开工时间为10月15日,由于工期比较紧,冬季必须连续施工,结构施工期间正好跨越整个冬施期。 屋面做法为卷材防水,施工完后进行闭水试验,发现女儿墙根部漏水。经査,主要原因是转角处卷材开裂,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了整改。 【问题】 1.施工单位选择土方施工机械的依据还应有哪些? 2.冬期施工期间,对于本工程混凝土用水泥有哪些规定? 3.对本案例中基础筏板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养护时间有哪些规定? 4.给出女儿墙转角处漏水质量问题的治理步骤。

问答题 某港口新建一消防泵站内包含40000m3消防水池工程,消防水池一半位于地面以下一半位于地面以上,整体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四周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全部采用C30P12抗渗混凝土浇筑成型。 由于水池在整个港口消防当中的重要地位,在混凝土自防水基础上,内部满涂涂膜防水层。混凝土配制时,搅拌站拟采用硅酸盐水泥。开工前,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上报针对混凝土收缩裂缝的防治专项方案。 混凝土浇筑完毕28d后,检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时发现部分试件强度不合格,比设计值略低。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现场见证下进行结构实体强度检测,实际强度仍存在部分位置达不到设计要求值。施工单位自身技术能力比较强,经施工单位自身技术中心验算,采取在水池外围加设两道型钢箍的补强措施,并组织实施。后经设计单位验算,能够满足结构安全性能。 施工完毕后,发现池壁局部存在渗漏水,经查渗水部位为原施工过程中施工缝位置。 【问题】 1.本案例中搅拌站对水泥的选择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六大常用水泥中,哪些应优先选用,哪些不宜使用? 2.混凝土收缩裂缝防治专项方案中有哪些防治措施? 3.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值的补强处理妥否?简述理由。 4.简述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的防治措施。 5.试对本案例中施工缝位置渗漏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