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宋明理学

登录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材料一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二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门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李贽《道古录》 材料三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据材料二,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

【参考答案】

认识: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
因素: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理学束缚人性。

相关考题

问答题 据材料一,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

单项选择题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的论据是()

单项选择题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易学考试网(yxkao.com)

备案号:湘ICP备202200300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