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下面是某初中化学教师讲授“元素”的教学片段。 [社会导入]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这里的“铁”“钙”指的就是元素,类似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请分组讨论并填写下表。 [投影表格] [学生交流讨论] [衔接转入]元素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存在的?各种元素含量如何?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地壳中存在的各种元素。地壳是由沙、黏土、岩石等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主要含哪些元素?各元素的含量如何?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考察和测定,最终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指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 [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计,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记作一只羊、二只龟、三头驴,用铁锅煮。 [提问]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元素有哪些?它们在地壳中是如何存在的呢? [学生查阅资料获取答案][提 问]水占人体体重的70%左右,猜想我们人体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有氧元素、氢元素。因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指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 [提问]生物体中元素含量居前三位的是什么?地壳中这三种元素的含量多吗?[ 学生回答]氧、碳、氢。氧元素很多,而氢元素、碳元素较少。[师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药品或一些商品的标签,查看各元素的含量,并交流讨论、绘制图表。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问题: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 (3)该教师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否符合该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并加以说明。 (4)试说明教学内容是否一定要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教学?为什么?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公民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了解食品安全信息。而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材料2:2011年9月5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一则题为“杂味儿的味精”的报道,披露了青岛两家味精厂生产的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严重不足,除此之外,还含有超标的硫酸镁和食盐等杂质。 问题: (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体现了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什么基本理念? (2)材料2的内容能否用于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如果能,可以从什么角度切人进行设计,并写出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列举两个可以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化学教学内容。
问答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在讲解“水的组成”一课时,某教师采用了如下导入: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可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却燃起了熊熊大火。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的水域内,发生了一次大火。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了,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海面上突然燃起熊熊大火,颇为奇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公里。当时,剧烈的火焰竞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通红的壮观景象,目击者们无不目瞪口呆。海水为什么起火?这其实跟水的组成关系密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水的组成。问题:(1)该教师采用的是哪种导入方式?(2)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导入方式?(回答不少于4个)(3)请自选一种导入方式,为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任意一节内容设计一个导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