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考题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合同工期为18个月,施工合同签订以后,施工单位编制了一份初始网络计划,如下图。 由于该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设计计划中工作C、工作H和工作J需共用一台特殊履带吊装起重机械,为此需要对初始网络计划作调整。 工作G完成后,由于业主变更施工图纸,使工作I停工待图2个月。但业主要求仍按原合同工期完工,施工单位向业主索赔I工作赶工费用3万元。(已知工作I赶工费每月1.5万元)。 【问题】 1.绘出调整后的网络进度计划图。 2.如果各项工作均按最早时间安排,起重机械在现场闲置时间?并说明理由。 3.为减少机械闲置,工作C应如何安排?并说明理由。 4.施丁单位向业主索赔赶工费3万元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 对某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某工作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后,绘制如下进度计划对比分析图,具体各阶段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如下图所示。 本工程第一次停顿的原因是由于施工时段正值梅雨季节,连续降雨导致无法正常施工。承包商针对第一次停顿的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相应工期索赔(索赔工期与实施发生延误时间一致)。 【问题】 1.该工作是否按预计进展完成,简述理由。 2.简要比较该工作第4月和前7个月的实际进度与预计进度情况。 3.该工作实际进行过程当中,第4月到第6月是否为匀速进展,并简述理由。 4.该工作实际进行过程当中,共几次停顿?分别在什么时间段? 5.承包商针对第一次停顿的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 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m2,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2+2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丁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地下室单层面积较大,由于设备所需空间要求,地下二层层高达6.6m,不便于一次施工,故底板、竖向墙体及顶板分次浇筑。监理要求提前上报施工缝留置位置。 事件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l0d已完全满足规范。 事件四: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做法:顶板与底板一致,采用60mm厚细石混凝土;侧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室内厕浴间防水采用聚氨酯防水,先施工四周墙面,然后施工地面,基层采用1:2混合砂浆找平并压光后做防水层及保护层。监理对此做法提出诸多不同意见。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做法的不妥之处?为什么? 2.事件二中,地下二层墙体与底板、顶板的施工缝分别应留置在什么位置?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指出事件四中不正确的做法?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