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
某公司承建地铁A线10标区间隧道,隧道采用两种方法施工,过路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余地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双线暗挖隧道净距2.0m,隧道宽6.0m,高10.0m。设计采用中隔壁法(CD工法)施工,明挖基坑深16m,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间喷混凝土维护结构,Ф600×12钢管支撑。明挖基坑场地地下管线较多,为此开工前,由各专业管理公司对管线进行改移、拆迁、改移完成后进行开挖。施工中无地下水,基坑周边有高层居民楼、商铺等建筑,距离基坑边缘6~8m。
<1>为保证工程如期完工,暗挖施工由总包单位分包给专业公司施工,专业公司对暗挖方案按以往工程经验进行调整。其施工工序如下图。施工过程中发现地面沉降变形达到50mm,地表变形明显。监督站以施工单位施工控制不严开具罚单,要求整改。
<2>明挖施工中,发现拆改后管线部位地表沉降明显。
<3>由于场地狭窄,施工中仅对桩身变形、轴力、地表变形进行施工监测。基坑开挖中,发现基坑周边上层滞水较为丰富,对施工影响较大,实测变形较为明显,但未超过警戒值。施工单位认为基坑尚安全,继续施工。

问题:
(1)试分析暗挖隧道路面沉降的原因,并说明过路段正确施工控制方法。
(2)试分析拆改部位地表沉降明显的原因,并说明控制措施。
(3)试分析基坑开挖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合适,指出应采取的近接施工措施。
(四)某燃气管道工程全长1.5km,管径DN315,级别为中压(A)级,过路口段采用钢管敷设,其余段采用PE100塑料管敷设。钢管与塑料管间采用钢塑装换接头连接;阀门采用进口阀门。穿越现状路段和河流段采用顶管方法施工套管,最后在套管内敷设钢管。设计要求对钢管按标准采用射线方法进行无损探伤。

【参考答案】

(1)暗挖隧道段路面发生较大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本工程CD工法工序不合理造成的,其正确顺序为1→3→2&......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问答题 问题: ①对以上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合适进行分析,并说出正确做法。 ②由于拆迁导致的延期开工,从成本管理上考虑,施工单位应如何应对?并说明能否索赔的理由。

问答题 背景: 某公司中标某南方城市主干道路综合市政工程,道路红线宽度44m,主路宽22m,SBS改性沥青面层,4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0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300mm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和150mm9%灰土层。随路施工中的其他管线有雨水、污水、上水、电力、电信等管线,其中上水、电信、电力等专业管道由建设单位直接委托专业公司承建。 地质条件:以河相沉积的黏性土、粉质黏土、黏质粉土为主,局部夹有细砂层,地下水位埋深2.0m,地下水对施工影响较大。 原合同工期为6个月,后因拆迁不到位延误2个月,但是建设单位对于竣工日期不能变,必须按期完成。施工单位为今后长远考虑,采取如下措施进行调整: ①土路床施工时,9%灰土处治层采用块灰现场拌制灰土,以吸收水分,保证灰土含水量符合要求,同时消解灰块,以加快工程进度。 ②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摊铺系数按以前经验取值,不再作试验段,以节约工期。 ③为保证沥青混凝土压实度,现场采用核子密度仪随时测量压实度作为沥青压实度的控制标准,为加快进度,对于具备条件地段沥青分段进行摊铺。 问题: 对以上做法是否妥当进行分析,并指出正确做法。

多项选择题 对劳务队实行实名制管理,推行IC卡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中IC卡可实现的管理功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