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材料一
1843年,上海被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其进出口贸易值约占全国的50%左右,上海开埠后,江苏逐渐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广大市场,这大大刺激了江苏农村副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出口。据海关统计资料,1896—1937年,江苏地区通过苏州海关,镇江海关、金陵海关出口的土货总值为4亿8千万关平两,其中出口值最高年管为民国8年,达到30348130关平两。
——《近代对外贸易与江苏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
材料二
在前工业化时代,英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保护性的商业贸易政策,譬如禁止进口印度的棉织品,禁止技术输出和采取保护性的粮食政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拿破仑战结束后,英国已经开始逐步减少对市场的干涉和监督,粮食贸易一直以来都是立法者重点关注对象,此时也变得自由开放了。但政府并没有显示完全放手的意思,政策的选择仍决定于现实需求,英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在19世纪40年代仍高于净进口价值的三分之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43—1937年江苏省的经济变动,并分析变动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江苏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变动:江苏省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原因:鸦片战争后......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系列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建立了起来。这些组织的建立()。
A.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紧缺
B.打破了垄断资本对世界资源的控制
C.导致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实现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 -
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则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
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
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
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
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 -
单项选择题
西方学者认为美国宪法的基础是霍布斯哲学和加尔文教。因为“它认定人类的天然状态是战争,俗人的心智与上帝相抵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制宪者()。
A.崇尚战争与暴力
B.以宗教理论为基础
C.主张“人性本恶”
D.力图重建专制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