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A.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获取重利遭到严惩
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从周秦至唐代,县以上才可设市,商业中心一般都在城中特定位置,都城商业最繁荣。宋以后,县以下的城郭和乡村允许设市,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迅速。这一变化说明()
A.商业中心依赖政治中心
B.商业布局呈现扩展之势
C.商业发展受制封建政权
D.自然经济出现解体趋势 -
单项选择题
唐玄宗曾下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并派出御史专门“纠察”。这反映了唐代()
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
B.对地方事务管理相当严格
C.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
D.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 -
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生产技术的成熟
B.粮食产量的稳定
C.精耕细作的重要
D.生产效率的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