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
——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三中清初为什么要继续实行“飘洋私船照旧严禁”的政策?结合史实说明清朝的此项政策的变化。
【参考答案】
原因: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康熙时因局势稳定,下令开禁,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贸易......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除材料一涉及内容外,明清时期还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同时期的西方实行了什么对外经济政策? -
问答题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一本万利的交易”?其思想和经济根源是什么? -
单项选择题
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这可以说明清政府()
A.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B.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
C.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
D.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