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亦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的诗歌305篇。
B.《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人。《核舟记》这篇文章收录在他编写的《虞初新志》一书中。
C.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D.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后人又称其为“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五年,吾妻来归。”“归”,古代称女子出嫁,如“之子于归,宣其室家”。“吾妻归宁”句中的“归宁”,含义与之相同。
B.“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人定”,十二时辰名,前者为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后者为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C.“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王名。近期,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纵目面具和鱼凫纹金杖,可印证上述传说。
D.“总角之实,言笑晏晏。”“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用以指代少年时代。 -
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B.古代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南面北,再次是坐北面南,最后是坐东面西。“张良西向侍”,地位最卑。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一文。
D.宗庙,古代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下陈,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战列婢妾的地方。 -
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相关文学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答司马谏议书》的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晚年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书”是古代特有的一种文体。它以书信的形式,可叙事,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C.垂拱,垂衣拱手,古时比喻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多用作贬斥帝王庸碌无为。
D.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设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