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为()。
A.科举制度实行分级考试,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B.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下面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为()。
A.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36郡。如“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B.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
C.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10道,后又分为15道。“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
D.路,唐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单项选择题
以下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为()。
A.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B.三秦指陕西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山东,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D.中国,指中原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
单项选择题
下列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国君的自称还有“孤”“朕”等。
B.“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的地方。与今天的泛指不同,古时的“河”大多专指黄河;“江”大多专指长江。
C.“庠”和“序”都指古代的学校。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庠序”是地方乡学,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D.元杂剧通常每本四折一楔子,剧本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