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游山西村》中的“春社”是古代祭祀名,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而在《社戏》中的“社”是绍兴一种居住区域,而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D.“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江阴”即长江之南。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B.谥号是对死去的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
C.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一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D.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有代表作《项链》《羊脂球》等。 -
单项选择题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即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年。
B.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马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春秋到秦汉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C.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范仲淹为范文正,王安石为王文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