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其主题是丝的来源。甲同学根据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说:“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得出“丝生于树叶上”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中的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得出“丝由蚕吐出”的结论,对甲同学观点进行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同学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正确
B.甲同学史料来源于罗马的《博物志》具有权威性,其结论一定正确
C.无论《博物志》史料还是《无题》史料,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正确
D.依据社会实践经验和《无题》史料,甲同学观点错误,乙同学观点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A.史料收集
B.问题形成
C.历史解释
D.史料整理 -
单项选择题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有学者提出应根据该著中原文“Aufhebung”,把“消灭”应翻译为“扬弃”。对此现象,也有学者认为应从作者写作的立足点和上下文语境中来理解。对这场争论所反映的史学认识应是()
A.翻译为“扬弃”更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意思
B.要鼓励历史研究中的大胆创新,鼓励给定论“翻案”
C.时代不同了,历史文本的含义当然也随之改变
D.历史研究应尊重文本,并努力还原其客观真实 -
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对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列年龄称谓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弱冠 ②耄耋 ③不惑 ④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