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下面是某老师设计的杜甫《登高》(人教版必修三)导语,对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师:请大家想象老师讲的故事的画面: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空中簌簌下落。江水滚滚翻腾,刷刷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孤岛在盘旋,猿在哀鸣--这时,一个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的老人慢慢地爬上山来,步履艰难,跌跌撞撞……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这位老人,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位老人,才华横溢,“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位老人,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祷、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大家应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了吧?
A.抓住了《登高》一诗沉郁顿挫的特点,导语设计与诗的风格一致,烘托了气氛
B.这个设计没有回顾已有的知识,不符合导语设计的原则,不利于本节课对新知识的讲解
C.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
D.这个设计画面感强,能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也正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人教版《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破解动物游戏与生存关系的科普文章。上课时教者发现有些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嬉戏打闹,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表演导蜜鸟和蜜罐的互惠互助过程。以下做法中,将学生反馈转化成教学资料最成功的一项是()。
A.用眼神、语调等暗示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教学目标上来
B.根据学生特别爱表演的特点,教者临机改变教法,让学生排演课本剧
C.指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泛读.告诉读书嬉闹的同学什么样的朗读才是好朗读
D.让嬉闹的同学谈谈哪种动物最擅长打架.哪种动物最温顺 -
单项选择题
在学习完《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中外文学史上还有许多凄美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整理,下节课大家一起分享。下列选项对于这一教学环节分析不恰当的是()。
A.作业布置不是简简单单的课后题作业,而是培养学生的搜集同类文章的能力
B.留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角度出发,教师的这一作业结合主要从读文章这个角度出发
C.更多地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下也能更好地学习
D.课下应给学生布置固定的篇目去读,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 -
单项选择题
语文教学课堂有了多媒体的辅助会增加课容量,提升效率。下列多媒体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可以用课件的形式出示一些重点字词的词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使知识点被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大屏幕上,使学生抓住重点
B.教学《雷雨》,教师可以通过链接一些经典剧目的影视剧,使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人物,从人物的语言语气、神情、肖像等来理解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爱憎等情感的体验
C.教学《我有一个梦想》,可以适当地给学生链接一些名家名讲,比如《百家讲坛》
D.教学《琵琶行》,可以通过下载一些名家朗诵,使学生能充分地通过形象的语言进入诗歌的意境;还可以通过寻找一些比较匹配的音乐,供学生配乐朗诵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