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杨××,男,65岁,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慢性心功能不全已十余年,1988年4月8日因发热,腹胀痛,不能进食,逐渐出现恶病质症状,消瘦明显,肝肿大,中度腹水,a-FP(+),最后诊断:肝癌晚期。来院后,病人拒绝治疗,要求尽早摆脱痛苦,但妻子要求积极抢救治疗,子女和领导表示尊重医院采纳的方案。针对此例病人,符合医学道德的行为选择应该是()
A.同意病人提出的安乐死要求
B.回家休息对症治疗
C.收入病房,对病处理
D.同意病人妻子的要求
E.进一步检查后,诊断明确,病人痛苦难忍,在家属和本人要求下,经一定的审批程序,可实施安乐死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吴××,男,15岁,四肢短小,塌鼻、眼裂小、吐舌,吴先天愚型面容,口齿不清、智力低下,无生活自理能力,医院诊断为"21三体综合征"。该患儿出生后7天,医院诊断为"21体综合征",建议家属放弃该患儿。孩子父母是医生,明知孩子的生命没有价值,但出于对孩子的爱,拒绝了院方的建议。10多年来,为了照顾孩子,母亲常年在家休假,并再也没有生育。下列各点,你认为最可取的是哪一点()
A.医院建议放弃婴儿的意见是符合道德的,对家庭,父母、社会都有利
B.病儿的存在使父母无余力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享受不到应有的天伦之乐,从伦理角度看,是不道德的
C.患儿对社会毫无价值,在出生不久后让其死亡,比让其活着更人道
D.从我国现有的生命价值观出发,对已存活的"21三体综合征"患儿应尽力照顾和培养他,使其逐渐能料理生活,减轻家庭负担
E.这类患儿长大以后,可以同意其结婚,但不允许其生育 -
单项选择题
对患有不治之症又极度痛苦的病人,停止采用人工干预方式,缩短痛苦的死亡过程称为()
A.积极安乐死
B.助死
C.消极安乐死
D.人工死亡
E.仁慈杀人 -
单项选择题
稀有卫生资源分配的社会标准不包括()
A.病人的年龄
B.病人的心理素质
C.病人的经济支付能力
D.病人的社会价值
E.是否利于医学科技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