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3年9月11日审计人员何某和梁某在审查某企业的权属地时,发现以下两个问题:(1)本年收到大华公司以材料投资方式投资的材料一笔,大华公司账面价格为31000元,被审计单位出于某种考虑对该批材料作价40000元,经审计验证,作价36000元是合理的。(2)本年收到隆盛公司捐赠设备一台,被审计单位作价50000元,记人“实收资本”账户。指出上述情况的问题所在,并编制调整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材料作价过高。对投资的材料作价不符合实际情况,应作以下调整:
借:实收资本4000
贷:原材料......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某企业2003年12月31日账面结存甲材料2000公斤,通过审查并无错弊。2004年1月1日至16日期间收入35000公斤,发现34500公斤。1月1日期初余额及收发额均经核对、审阅和复算无误。2004年1月16日下班后监督盘点实存量为2800公斤。要求:采用有关的方法审查该企业账面记录是否正确? -
问答题
审计人员对某公司2004年度固定资产折旧进行审查时发现,公司于2003年度12月新增已投人生产使用机器设备一台,原价为300000元,估计净残值为1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使用年数总和法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又调查发现该公司其余固定资产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公司对这一事项未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揭示。根据以上情况,审计人员如何确定该事项对该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对被审计单位提出如何要求? -
问答题
审计人员审查某公司材料采购业务时,发现一笔业务的处理如下:从外地购入钢材60000公斤,价款240000元,运杂费5600元。财会部门将买价计人钢材成本,运杂费计入管理费用。钢材入库后仓库转来入库验收单,发现钢材短缺90公斤,查明属于运输途中的定额内损耗。对该公司的这笔材料采购业务提出审计意见,井对错误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