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911年,“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1925年为502条;1928年、1936年分别增加到1119、1507条:1939年达到2369条。这表明()。
A.民族危机驱动下民族观的转型
B.近代化推动下民族自信心增强
C.近代报刊引领了思想观念变革
D.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影响日增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
A.洋务派缺乏走向世界的意识
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
C.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
D.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 -
单项选择题
《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不准艺人在民间戏曲中扮演程朱形象.违令者都按亵渎圣贤治罪。程颐、程颢和朱熹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贤偶像。这表明明代()。
A.圣贤崇尚成为社会生活主题
B.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相统一
C.民间艺术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D.主流思想与世俗文化相冲突 -
单项选择题
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据此可知唐宋社会()。
A.由世俗世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
B.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价值追求的变化
D.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