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2)(1903年)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3)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陈功《家庭革命》)
中国古代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参考答案】
经济基础: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思想基础:儒家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
这一传统观念具有......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谈谈你对“诚信”的认识与理解;并阐述“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意义。 -
问答题
简要回答“仁”德的基本内涵。 -
单项选择题
中国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征是()
A.知报
B.诚信
C.仁爱
D.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