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维持了秩序和周天子的尊严。孟子认为管仲不行仁政,最终未能统一天下。荀子更为直接地指出“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为天子大夫”。这反映了()。
A.儒家道义观的发展
B.百家思想趋向融合
C.新的社会秩序已建立
D.华夏一体观念的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玉器主要服务于礼仪活动。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佩玉替代礼玉成为“风潮”。这体现出()。
A.儒家正统地位确立
B.礼乐制度逐渐完善
C.崇德重教渐入人心
D.玉器制造技术进步 -
单项选择题
计量方法已被引入历史研究领域。据统计,在一部记录某位思想家言行的著作中,提到“仁”109处、“礼”78处、“道”(通“导”)60处、“德”40处、“义”25处、“命”21处等。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A.《论语》
B.《道德经》
C.《诗经》
D.《韩非子》 -
单项选择题
客卿是战国时期对到其他诸侯国被委以重任的人才的通称。表是当时秦国重用的客卿及其事迹简表。该表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A.顺应历史潮流不断推进改革
B.重视引进人才促进了统一大业
C.通过笼络人才削弱其他国家
D.以重用外来人才打击本国贵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