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整治荧屏三俗后,各综艺节目为了保持收视率,纷纷引进海外节目。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前8个月,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率排名前十强中绝大部分为引进节目,从《中国达人秀》到《中国好声音》,再到《爸爸去哪儿》,都是靠花巨额资金引进的海外版权。继而再“你模仿我,我拷贝他”,以致一连30档“洋模式”节目扎堆荧屏。在引进版节目和模仿版的夹击下,缺少创意的本土节目表现平平,只有央视的《开讲啦》及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因富有原创特色而让人耳目一新。面对如潮的“洋模式”节目,广电总局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播出的新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档,当年不得安排在黄金时间播出。
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广电总局有关规定的认识。
【参考答案】
①限制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有利于传媒行业充分挖掘有本土特色的优秀文化,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有利于推动传媒文化行业内容形式......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北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培育和提高文化软实力。2008年以来,湖北省大力推进文化精品名牌建设,成功培育出《楚天都市报》、《特别关注》等“十大百万报刊”品牌,满足了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以办好“荆楚风·中俄情——湖北文化走进俄罗斯”活动为契机,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进一步提升荆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推进文化与教育、科技、旅游和城乡建设融合,发掘传承湖北黄梅戏、武汉杂技、湖北大鼓、湖北京剧等传统曲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培养造就一批懂文化、精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快构筑文化产业发展人才保障体系。 请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湖北省是如何培育提高文化软实力的。 -
问答题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材料一第16届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征集于2008年9月启动,经过激烈的竞争,最后湖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合作完成的作品“粤剧花旦”被正式采用。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标志设计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过程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
问答题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晚打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艺术团体带来的百余台精彩演出集中亮相,展示不同地域、多民族特色文化。参演作品中,戏曲涉及27个剧种,除京剧、昆曲、秦腔、越剧等传统大剧种外,还包括五音戏、平调落子、锡剧、汉剧等地方剧中。其中,戏曲现代戏19台,占全部戏曲作品的43.1%,显示出民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在音乐、舞蹈、杂技类作品中,呈现出创新、融合、多元的态势。 山东省杂技团参评文华奖的杂技剧《聊斋遗梦》在绚丽灯光打造的魔幻世界中,用高超的杂技表演向观众讲述一段“狐仙”与“书生”的爱情姻缘。舞台之下,叫好声、惊呼声和掌声阵阵。 本届艺术节继续举办交易会,国内几百个演艺机构齐上阵,推介展演各自精品项目。搭建演交会平台,让各类演艺剧目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使全国的观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 依据材料,利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保持民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