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三: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明太祖(朱元璋);内阁制度;强化君主专制。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下列建筑文化遗产,轴线分明,拱券艺术突出,寺庙文化特点明显的是()
A.颐和园
B.雅典卫城
C.布达拉宫
D.故宫太和殿 -
单项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 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单项选择题
孙中山和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他们的共同点有() ①借鉴西学,洋为中用 ②民主科学,齐头并举 ③致力实业,督办铁路 ④排除万难,为国尽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