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12年2月4日,“201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朱光亚、吴孟超、张平宜、胡忠、谢晓君等10人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节衣缩食资助众多儿童上学的白方礼老人获得《感动中国》特别致敬。10年来,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回答: (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何关系?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
问答题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作为中华民族三大传统节日的“中秋”,深厚地蕴涵了“团圆”、“和谐”的东方人伦精神。为此文化部已将中秋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准备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的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说明“中秋”申遗的原因。
问答题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下面是钱学森的个人语录: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从钱学森的一生经历和他的个人语录中,我们可以感悟到:钱老身上洋溢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具体内涵?谈谈你对这种内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