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盐、铁历来都是国家的重要物资,在汉朝也不例外,当时的大富翁大多经营这两项业务,文景帝时期吴王刘濞的一大财政收入就是煮盐。战国以后铁器成为农具的主流,具有广大的市场,因此,铁器的贩卖也具有高额利润。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开始推行对盐、铁等暴利行业的整顿和治理。汉武帝不但将其移交给了国库,还实行了国家专营。汉武帝任用桑弘羊来推行治理盐、铁经济政策,桑弘羊在盐业整顿方面,实行民间生产后由国家统一收购,然后国营统一贩卖的措施;在铁行业整顿方面,则从生产开始就由国家垄断,在全国设立了50处铁官,专门进行铁器的制造。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桑弘羊上书汉武帝指出:“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也,特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铁器兵刃……非众庶所宜事也。往者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其轻为非亦大矣。”
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削弱了地方上的富商大贾和豪强权贵的财力,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地方割据;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皇权统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原因。 -
单项选择题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
单项选择题
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宣布“除豁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银”;康熙三年(1664)规定班匠银(班匠银,手工业者缴纳的徭役替代税)改入条鞭内征收,从三十六年起,以浙江为始,各省又陆续将其摊入地亩。随着代役银负担的解除,匠籍制度实际不再存在。这表明()
A.国家对民众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B.社会各阶层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C.国家不再经办官营手工业
D.人头税正式废除